邓州门户网,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
  邓州吧   娱乐影视   内地电影“红五月”:中小片得“亿” 大片时代被终结
返回列表
查看: 5040|回复: 2
收起左侧

[影视部落] 内地电影“红五月”:中小片得“亿” 大片时代被终结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11-21 09:36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ori_51a2dc9c330d6.jpeg

五月票房一览

当下的中国电影盛产奇迹。四五月,《北京遇上西雅图》破5亿,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破7亿,《中国合伙人》近3亿,清一色中小成本国产片破纪录如吹泡泡,对阵《钢铁侠3》、《疯狂原始人》、《遗落战境》等好莱坞大片胜出,打造出一个票房气势如虹的“红五月”。
从《英雄》至今,十年里观众用一张张影票,缔造了90余部票房过亿的本土电影,整个“棋局”却以《泰礮》为起点悄然改变,并在“红五月”里愈发彰显——中小片发力、集中爆发,四两拨千斤地瓦解着大片时代。
整个电影市场或许到了最好的年代。晨报记者专访《中国合伙人》导演陈可辛、上海博纳银兴等多家影院负责人陈庆奕、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,透视内地电影棋局新变,解析“红五月”折射的时势。
新旧之变
《中国合伙人》导演陈可辛:
大片时代尚未瓦解,但开始动摇
“红五月”,薛晓璐、赵薇等70后竖起了新生代导演的青春旗帜。而60后的陈可辛,经历过香港电影的兴衰,是最早一批“北上内地”的导演,在“红五月”的“新生代”势力中稳居一席。结束《中国合伙人》北京“梦想致敬会”后,陈可辛飞回香港。接受晨报记者电话专访时,他表示,中国电影开始进入最好的时代,而过去的大导演制不再牢靠。
古装片没落 新导演顺应时势
晨报记者(以下简称“记”):你是“红五月”里唯一的前辈人物,怎么看“后浪推前浪”的态势?
陈可辛(以下简称“陈”):电影没有论资排辈,从来都有黑马。不管你是谁,有什么资历,只要抓到观众喜欢什么,你就成功了。但观众喜欢什么,没人知道,观众也未必知道。很多时候,人算不如天算。其实,现在一批年轻导演起来,说“逆袭”也好,说“交棒”也好,我觉得它背后最重要的转型,是古装大片的没落。
2002年,内地开始有古装大片(《英雄》),大片的历史功能,是建立观众进入影院的习惯。当时的观众去电影院看的都是大片。那时候中小型电影无论拍得多好,口碑有多好,他们都选择在家里看,没有在电影院看小片的习惯。而我到内地拍片的时候,与其说当时是大片制,还不如说是大导演中心制。大片投资那么大,肯定不敢找年轻导演拍,年轻导演只能拍一些现实题材。而中国大片都拍成了古装大片,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,古装大片没落了,不卖钱了,年轻导演拍的现实题材就顺应了时势。随着古装大片没落,大导演的时代也开始要过去了,没有真正的瓦解,但确实开始动摇。过了这几个月,大导演醒过神了,绝对也会开始转拍现实题材。所以,说年轻导演成功,时势使然而已。
记:你是否考虑以监制身份来扶持自己的新导演势力?
陈:我觉得,观众看电影,不会说要选新导演还是资深导演,他可能会选自己喜欢的导演。但话说回来,电影工业永远需要有多点新导演。新导演能延续电影产业,他们的口味、品位和年轻人更接得上。至于和年轻导演合作,他们最宝贵的是新的想法、思维,经验并不要紧;但我觉得,和年轻导演沟通会是一个问题。内地年轻导演大部分是学院派出身,比较文艺,在电影商业的运作平衡上需要说服。当然,也有例外,比如《北京遇上西雅图》就很能与商业接轨。
邓超想当导演,我们瞎聊了几句,本来我还说让他别想得太文艺,后来知道他要拍的是喜剧片,他对喜剧的节奏掌控,是没什么大问题的。我就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,说别太沉迷在影像风格上,痕迹可能沉迷文艺,风格可能会是障碍。我也是从新导演过来的,一开始总是会想很多花样,后来导演做多了,越来越认识到,别把镜头弄那么复杂。现场拍摄的时候,你两三部机器一架,把所有角度拍了,剪片时再决定用中、远、近景,这样会让自己更放松一点,故事讲得更明白、更流畅。尤其是拍喜剧,喜剧都在表演上,表演是不可预估的,更需要很流畅很不使劲的镜头。
门户网就是您的家!欢迎您常回家看看!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,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!有了您的支持,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1 09:36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 邓州征婚交友
抵抗好莱坞靠本土现实电影
记:对照香港电影的兴衰,内地电影处在哪个阶段?
陈:毫无疑问,内地电影绝对是开始进入了最好的时代。从个人角度,导演自由度大了很多,在创作上没有限制,类型也多了,尤其和生活有关的题材更多了。我从来觉得,电影反映生活,电影就会好看。老百姓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生活,其实是对自己生活、文化的自豪。
几个地方的电影高潮,都看得到现实题材的盛行。香港电影1990年代,和现在的内地电影很像,都是从比较浮躁的1980年代回归到比较沉淀的年代,之前是黑帮片、武侠片、惊悚片等各种类型片,到达鼎盛时,就流行都市题材、爱情喜剧。韩国电影也是1998、1999年,开始出现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。泰国电影2001、2002年起飞,也是一样。不同地方回顾本土现实生活,对于外来电影力量是最有竞争力的,好莱坞永远不可能进到的生活。好莱坞是用大片攻占全世界电影市场,你如果用大片去应对,实力上很难对抗;对抗好莱坞大片,唯一的方法就是拍本土现实题材电影。
记:盛衰有时,香港电影由盛而衰,哪些是内地电影可以规避的?
陈:未来没人能猜。高票房可以支撑新导演的冒出,形成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,能帮助影院、营销等越来越好。从理论上讲,内地电影开始腾飞,能一直好下去。
香港电影比较特殊,它没法提供参照。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。香港电影事实上是没有本土市场的,没有人口支撑,它一开始就是服务全世界的华人。全世界的华人去到世界各地,不管是在新加坡还是旧金山,需要中文的娱乐。但随着那一代人的离去,他们的第二代、第三代对华语文化的概念越来越淡薄,没有华语生活的诉求,而香港的生活也不可能代表唐人街的生活,香港电影的没落就是必然的。
大片要再兴 需要市场足够大
记:《中国合伙人》很巧地对上了集体怀旧的观影风潮,怎么把握到的?
陈:内地以前是没有集体回忆的,七八年前,所有杂志的时尚、品位都很财大气粗。我们喜欢老北京的东西,观众却向我们要华丽的东西。古装大片是彼此的契合点。这么多年过去,观众也开始喜欢老东西了,彼此口味越来越接近了,我也不用再拍那些古装大片,可以拍回我擅长的怀旧题材。
《失恋33天》是第一部我能认可、商业上又成功的现代题材电影,我开始感觉到,现在的电影市场跟香港“UFO”年代越来越像了(UFO是1990年代初曾志伟创立、陈可辛加盟的电影公司),再加上《武侠》失败,加在一起就是:我回归最擅长的怀旧题材,等电影拍成上映时,又很巧地对上了时势。
记:现实题材让新导演上位,那你还会重回大片吗?
陈:我接下来的几部新片计划也还是现实题材。但我不觉得拍大片有什么问题,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达到足够大的市场。我觉得,现在古装片确实是个问题,但不该害怕、排斥。我有个挺大的计划,是魔幻系列的,但现在时机不成熟。真正大片再兴,要等到市场有足够大的支撑,单片票房起码在十几亿以上,技术层面有足够媲美好莱坞的水平,要把所有这些东西准备好,还得好几年。
“王者”之变
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:
10部新导演处女作,回报都很好
此轮“红五月”再次夯实了光线传媒在电影市场的地位,由此“谁是中国娱乐之王:王中军or王长田”的议论四起,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王者之争自是从无定论。而光线总裁王长田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将牢牢依托中小成本类型片的发行,并着力培养新导演。
进入王长田办公室,记者发现,他竖了块长长的黑板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剧名、片名、人名。这位自称所有时尚杂志都看、闲时喜欢喝茶和书法的总裁,经常会把自己关注的项目和行业人物写在黑板上,久久看着,反复琢磨。接受采访时,王长田详解称,从前光线的黑板上有100多位港台导演的名字,但从去年开始,他开始有意识地偏向内地的新导演。因为他觉得中国观众和电影环境已经发生改变,内地新导演得到了更多的认可,培养新导演是中国电影目前迫切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,“现在可能现实题材更受欢迎,现实题材的导演肯定以内地导演为主。内地老一些的导演也在创作,但他们很难支撑华语电影工业发展的未来。没有办法,只有挖掘新导演。中国目前的导演数量太欠缺了,我们至少需要200个新导演,这个缺口很大。现在跟我们合作的新人导演有十多个,有的是从演员转型,有些还需要我们去挖掘说服。”光线电影全面调整了电影项目战略,“第一,全面发掘培养内地导演,发掘新导演,让电视剧导演、广告导演、演员等来执导电影,让更多导演处女作出现,徐峥是其中之一。第二,坚持商业类型片,我们不会为获奖而拍片,不为传达价值观、教化大家而拍片。第三,品牌化运作策略,我觉得,未来可以容纳20个品牌,希望光线成为拥有最多品牌的一家公司。”
王长田表示,电影有很多赌的成分,所以,“风险可控”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,“我们向来是先控制风险。赔不赔是第一位的,然后是能承受赔多少。”他很早就开始“依赖”80后了,得到剧本后会找80后员工来看,影片粗剪阶段,年轻员工还会成为第一批观众。王长田坦言,光线电影在大环境下抓住了中国电影更新换代的契机,才有了今天的成绩,“新导演在崛起,中青代导演在转型,大导演在寻求突破,光线提前抓住了这个发展特点,投资拍摄了10部新导演的处女作。目前看来,投资回报率很好。”
门户网就是您的家!欢迎您常回家看看!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,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!有了您的支持,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4-11-21 09:36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邓州门户网会员照片
至于当下中小成本影片瓦解大片的趋势,王长田认为,应该冷静下来思考,这段时间中小成本影片是不错,但还不是市场主导,光线也一定会做大片,“跟好莱坞竞争的话,中小成本的影片不可能一直是主流,中国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大片。大片的成功率远远高于中小成本影片,我们忽略了大量中小成本影片失败的案例,中小成本影片基数很大,总会有几部不错的,它是基础;但中国的电影要想走出去的话,必须依靠大片,也只有大片才能够彻底引爆创作市场的兴奋点。”
口味之变
上海博纳银兴影院负责人陈庆奕:
观众:不挑阵容挑题材
影院的快速扩张,为电影“红五月”提供了得以施展的平台。作为上海发行、放映界的资深人士,上海博纳银兴影城、博纳国际影城上海中原店负责人陈庆奕接受专访,也谈到观众口味从大片到中小影片的变化。
现在排片不看投资多少
去年贺岁档,《一九四二》、《王的盛宴》差强人意的票房表现,令不少影院从业者为年终业绩发愁,挠头之际一部《泰囧》“黑马”杀出,不仅解急还令他们赚得盆满钵满。对于影院来说,对的产品加上旺的人流,就是发展的源头活水。
陈庆奕告诉记者,这两年观众群体明显呈现出低龄化趋势,年轻观众的加入为观影人群注入大量新鲜血液,“别说十年前,就是三五年前,来电影院看电影的,还基本是收入比较稳定的白领。现在一般的工薪阶层,以及一些在校读书、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人,都构成了观众主力。”另一方面,陈庆奕称,观众中的“熟面孔”越来越多,一方面是观影习惯的养成,一方面是团购、信用卡等五花八门的优惠措施降低了实际票价,观众的观影频率提高了,“我们的一些会员,以前一个月最多也就看个两三部,现在每个礼拜看一部的比较普遍,还有一些影迷,几乎每部片子都会来看。我见过一个影迷,他收藏了很多票根,就是逢新片必看。”
陈庆奕提到,“十多年前,片子相对不多,基本上一个星期排一次片就足够了。而现在,除了片源多,对市场的判断难度也提高了,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大片往往让人失望,一些阵容不那么强的中小成本影片常有惊人表现。”他透露,现在自己排片,不太看影片投资多少,主要是看影片的前期营销、期待值、题材等,从很多角度去分析其市场前景。
与此同时,这些年观众选片,经历了从看阵容到看题材等更多因素的过程。他介绍,走到影院售票处前,五六年前“来了临时比较一下,投资大一点的,演员大牌一点的,可能就是冲着海报上的导演、演员,或者是不是大片。”现在,观众目标相当明确,更多是看偏爱的题材,“很多观众来看片前已经做足功课,比如说了解了《疯狂原始人》、《圣诞玫瑰》啊,来就直接冲着心里选好的片子。”
一窝蜂“泰礮”易审美疲劳
陈庆奕认为,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至今,没有淡季旺季,只有片子好坏,“暑期档、贺岁档是比较成熟的档期,但去年暑期档,大量片子集中在一起相互消耗,效果并不好。四五月,是传统意义上的淡季,尤其是国产片力量不足,但今年就来了个大旺季。”
不过,具体到崭新“红五月”,作为经历过荣枯的影院方,陈庆奕提出了一些“冷思考”。他认为,大片依然值得期待,观众需要中国大片,“只是这两年中小成本影片成为黑马的相对多一些而已。中小成本影片并不一定都大卖,大片营销往往更扎实。”其二,古装片、功夫片等值得继续创新,“前几年古装片特别多,大片拍多了,观众审美疲劳了,《忠烈杨家将》之类就一败涂地了。现在大家如果又一窝蜂地全部去做‘泰囧’式喜剧,或者现代题材,同样会让观众审美疲劳。”其三,虽然最近国产片势头似乎强过好莱坞片,但哪怕取得高票房的国产片质量也是良莠不齐,还难以建立信任度。在上海,进口片还是要比国产片好做一点,前者爆发力强,后者后劲强,“在上海地区,进口片一般是一上片就非常火,票房第一周明显高于国产片;国产片往往是到了后来口碑不错了,票房才会慢慢上来。”
陈庆奕预判,两三年内,国产片单片票房12-15亿还是一个难以突破的极限数字。四五年内,市场才能成熟到足以容纳小众片、艺术片,“虽然观影频率有提升,但大家看电影的次数还算少,观影还处在娱乐的阶段,还没成为生活习惯。引进的进口大片题材依然偏于单一,不外乎科幻片、魔幻片加上几部动作片,真正类似《辛德勒名单》这样有品质的大片引进得较少。这样一来,观众欣赏口味还是比较单一,比较盲从;等到普遍一个月看五六部电影的时候,观众会向电影寻找更多的东西。”
门户网就是您的家!欢迎您常回家看看!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,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!有了您的支持,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通行证

收藏:0 | 帖子:1923

广播台

精彩推荐

邓州市,邓州网,邓州吧,邓州论坛,邓州门户网
手机客户端
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
侵权举报: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,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;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;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举报电话:0377-62265777